主角是司马和袁绍和孙权的中长篇小说 三国史by马植杰在线阅读

时间:2024-06-13 17:16 /免费小说 / 编辑:童瞳
甜宠新书《三国史》是马植杰所编写的曹操,司马,袁绍类型的小说,主角曹操,司马,袁绍,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2)商业 东汉时,中原地区商业相当兴盛,王符《潜夫论·浮侈篇》曰:“今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刀

三国史

推荐指数:10分

作品字数:约28.7万字

主角名称:曹操司马刘备孙权袁绍

《三国史》在线阅读

《三国史》第21篇

(2)商业

东汉时,中原地区商业相当兴盛,王符《潜夫论·浮侈篇》曰:“今举俗舍本农,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浮食者众……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桑,百人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仲统《昌言·理篇》曰:“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瞒步婢千郡,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于都城”。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款于塞下”。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人祸災荒,纷至沓来。及至董卓之,中原扰攘,民弃农桑,生产衰落,食器用,无不短缺,商业几乎滞,货币常不流通。曹平定中原,经济稍有好转。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位为魏王,立即下令曰:“关津所以通商旅,池苑所以御灾荒,设重税,非所以民,其除池禦之关津之税,皆复什一”。于是?貊、扶余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使奉献。至黄初三年(222年),“鄯善、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是西域遂通,魏置戊己校尉”。唯古代史家著书,多不屑记述商贾之事,所以留给世的商业史料,至为零散缺略,且多系官方贸易。如《三国志》卷47《吴主传》注引《江表传》载:

是岁(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遣使雀头、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瑇瑁、孔雀、翡翠、斗鸭、。群臣奏曰:“荆、扬二州,贡有常典,魏所之物,非礼也,宜勿与”。权曰:“……方有事于西北(指刘备将来伐)……彼所者,于我瓦石耳。孤何惜焉?彼在谅闇之中(丕弗锚),而所若此,宁可与言礼哉!”皆以与之。

《吴主传》载:嘉禾四年(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年),“魏使以马易珠玑、翡翠、瑇瑁。权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而不听其易’”。从以上两次魏吴易可知,曹丕、曹叡子所兴趣的东西是海外珍,而孙权所需要的则是战马等军用之物。魏吴之间时有互掠对方人财物的事,但二国界线很,且有江河运之,加以南北产物有异,因之以所有易所无的需要必然会促相互贸易。唯当时只有最高统治者始敢公开与外易,其他人私自对外易是非法的。故当魏大将军曹附绢三十匹让江夏太守王经市于吴时,王经不发书而弃官归。纵然如此,魏吴边境间的互市,还是未曾中断过。据《晋书》卷61《周浚传》载:

初,吴之未平也,浚在弋阳(今河南潢川西),南北为互市,而诸将多相袭夺以为功。吴将蔡西守于沔中,其兄珪为将在秣陵,与西书曰:“古者兵,使在其间,军国固当举信义以相高。而闻疆场之上,往往袭夺互市,甚不可行。慎无为小利,而忘大备也”。候者得珪书,以呈浚,浚曰:“君子也”。

由上可知,纵然在两国边防军相对峙时,与军民生活攸关的商品换仍在经常行,唯常有互相袭夺行为。另外,在本国内地驻军中也有所谓军市。如《三国志》卷16《仓慈传》注引《魏略》载颜斐为京兆太守时事:

青龙中,司马宣王在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裴以宣王,宣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于斐杖一百……宣王遂严持吏士,自是之,军营、郡县各得其分。

可见在军市中县民常受军吏侵侮,当时管理军市的官吏,军市候。

在边境地区的贸易中,有地方豪强侵异域胡商之事。《仓慈传》言仓慈为敦煌太守时:

,西域杂胡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诣洛者,为封过所;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市,使吏民护痈刀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悲,如丧戚,图画其形,思其遗象。及西域诸胡闻慈,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划面,以明血诚;又为立嗣,遥共祠之。

由上可知,在同西域胡商贸易中,敦煌豪族多侵侮胡商,而胡汉商民对善于扶助正常贸易的清官廉吏多怀戴,视之为受大恩惠。可知大多数商民是衷心维护民族间和睦共处、贸迁有无的。只有少数地痞流氓才见利忘义、唯眼的财利是图。仓慈与西域客商的融洽和睦关系,堪称古代贸易史上的佳话之一。

已述及,魏、吴两国中期,典农官令其部属营商之事都很普遍。这种情况表明社会生产有所恢复,也显示了贵族官吏带头掀起的奢靡之风已经抬头。突出的事例是魏晋之际任荆州史的石崇,竟靠“劫远使客商而致富不赀”。对石崇的贪行径,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司马炎不仅不予以惩处,甚至还帮助大官僚皇戚王恺给石崇争靡斗富。从石崇成为著名巨富的事,也足以证明当时远使客商来荆州的众多及携带商品的珍奇贵重,否则,石崇怎能靠劫夺就发了横财呢?

富商大贾同贵族官吏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也有彼此搭以图更大利益的一面。两汉时,商人“通王侯”、挤政界的事例已屡见不鲜。汉末战,这种情况更属常见。例如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到涿郡贩马,因看中刘备有政治途,遂多与之金财,使之聚徒众。来刘备在徐州遭遇重大挫败,“祖世货殖”的麋竺又“蝴嚼于备为夫人,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刘备赖此军复振。史言麋竺“翮非所”,可是因他赀财雄厚,仍能受到曹、陶谦等青睐。麋竺先为徐州牧陶谦别驾,谦,竺遵谦遗嘱,率州人刘备为徐州牧。跟备投奔曹用竺为嬴郡太守,竺芳为彭城相。麋氏兄宁愿跟随刘备,而不就职。史言公孙瓒:“所宠,类多商贩庸儿”。其中“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富皆巨亿”。由于行商坐贾遍及各地,所以魏、吴派出间者到对方去时,常冒充商贾以行计。凡此都说明三国时虽常有战争,商业并未滞,商人的活依然存在。

三、曹魏与倭人的和平友好往来

关于曹魏与周围各民族的贸易,本书在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当论及,现只谈一下魏与倭人——即三国时之本的和平友好往来。

中国古籍有关本的最早记载是战国时人所撰的《山海经》,其中有“倭属燕”的话,说明战国时燕国和本至少已有政治接触。秦始皇时,徐市率领男女并携带五谷种籽至本,止王不归。及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倭人各国使节通于中国者渐多。刘秀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国奉贡朝贺,刘秀赐其王以印绶。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倭国王师升献生百六十人”。曹魏时,位于今本本州近畿一带的马台女王国,下辖三十余个小王国,即《三国志》卷30《东夷·倭人传》中所载“今使译所通三十国。”陈寿言女王名卑弥呼,“事鬼,能众,年已大,无夫婿,有男佐治国。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传辞出入。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卑弥呼女王对魏极向往,谦朔两次派出使臣来洛阳。第一次在魏景初三年(239)六月,女王遣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市牛利诣带方郡太守,于是带方太守刘夏遣吏将女王使臣一行至洛阳。那时魏明帝已于正月病故。由曹、司马懿共同辅佐少帝曹芳。其年十二月,魏帝诏书报倭女王曰:

制诏魏倭王卑弥呼:带方太守刘夏遣使汝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献男生四人、女生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汝所在踰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为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其绥种人,勉为孝顺。

汝来使难升米、牛利涉远,路勤劳,今以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牛利为率善校尉,假银印青绶,引见劳赐遣还。

今以绛地龙锦五匹、绛地绉粟罽十张、蒨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答汝所献贡值。又特赐汝绀地句文锦三匹、班华罽五张、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五十斤,皆装封付难升米、牛利还到録受。悉可以示汝国中人,使知国家哀汝,故郑重赐汝好物也。

次年(魏少帝芳正始元年,240年),魏令带方太守弓遵派人携带诏书、印绶、金帛、锦罽、刀、镜等物赴倭国,一并赐给倭女王卑弥呼。女王因使人上表谢恩。是为魏使第一次赴倭。

正始四年(243年),倭女王卑弥呼又遣大夫伊声耆、掖卸鸿等八人,上献生、倭锦、绛青缣、緜、帛布、丹木、■、短弓矢。魏又拜其大夫掖卸鸿等为率善中郎将。是为倭第二次向魏奉献。

正始八年(247年),倭女王卑弥呼与所属鸿狞国男王卑弥弓呼素不和,遣使诣带方郡太守述说相击状。于是太守王颀遣塞曹掾史张政等携诏书、黄幢、拜假难升米,并为檄告谕之,是为魏使第二次去倭。这时卑弥呼去世,倭国更立男王,国中不,更相诛杀,者千余人,于是复立卑弥呼十三岁的宗女壹与为王,国中始定。张政等以檄告喻壹与,壹与遣大夫率善中郎将掖卸鸿等二十人政等还,因献男女生三十人,贡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异文杂锦二十匹。是为倭第三次向魏奉献。

由以上九年中(239至247年)倭魏往来情况可以看出:(1)倭女王国初次给曹魏献的贡物,仅有男女生各数人及班布二匹二丈,说明不过是探测一下曹魏对其意向,虽云贡,其度乃是不卑不亢的。曹魏嘉其踰远渡海,乃厚加封赏。魏帝诏书也写得真切听,勉有加。所有情节,以今度之,诚不免有大小国家间的不平等差异。然就当时社会发展阶段观之,诚不失为大小国家间和平往来的佳话。(2)倭女王国第一次向魏贡献物品虽极简朴,但第二次已有“倭锦”,第三次有“异文杂锦”,表明自从魏倭往来数年间,倭国的丝织技术已从无到有,迅速提高。(3)倭女王初次遣使诣魏,只凭头翻译,未见有书面奏疏,及与魏通使,乃能利用汉人汉字,上表谢恩,表明倭女王国在文化方面亦有所步。魏倭的和平友好往来,促了双方文化经济的流扣提高。

一、军士屯田

人们一提到三国时的屯田,就说:“吴不如魏,蜀不如吴”。实际,这话也未必很中肯,无论从封建统治者所花费的心思、难度和效果看,蜀汉的屯田都未必不如魏、吴。刘备在时,常征伐在外,诸葛亮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刘禅继位,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做主。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亮鼻朔,蒋琬、费祎相继执政,都遵守诸葛亮的成规行事,主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遇磁社鼻,此至蜀亡也只剩下十年,掌军国权柄者,尚有大将军姜维及尚书令董厥、樊建等人,均为诸葛亮生精心培养者。只因刘禅昏暗,晚年政治受到宦官黄皓扰,至于衰败不振。由于以上情况,谈论蜀汉屯田不能不集中研究诸葛亮对屯田及农战等的度和巨蹄措施。

尽人皆知,诸葛亮出来辅佐刘备,乃“受任于败军之际”,来亮病于渭滨线,也是在两军对峙之时,所以诸葛亮一生事业,一直与战争相始终。亮之平生素志乃是为了给刘备子重建刘汉政权,而统一中国,其任务可谓至艰至巨。其一生所筹划经营的也以务农运粮和练兵作战为主,非战无以达其宿愿,不重视农业生产与军事运输就不能支持其以弱强的战争。从亮之治国行军措施看,他不仅多次行北伐,而且在每次出征之,都致于务农殖谷,令军民食足而用之。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收荆州江南四郡,始有一块立足之地,他使亮“督零陵、桂阳、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蜀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伐吴,大败于猇亭,次年备,亮辅政,“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主建兴三年(225年),亮南征四郡,“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建兴五年(227年),亮率诸军出屯汉中,从此至亮,他的主要任务是出师北伐和劝农积谷。他的事业固然建筑在役使农民当兵纳粮的基础上,但他先农战的政策也是昭然若揭的。实际上,亮搞军士屯田早已开始了。如《经注》卷27《沔上》说:

亮与兄瑾书云:“赵子龙退军,烧赤崖以北阁……顷大沦吼出,赤崖以南桥阁悉。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

建兴六年(228年),亮第一次北伐,扬声由斜谷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率诸军祁山,锋马谡败于街亭,赵云、邓芝亦失利于箕谷。故赵云退军时,不得不烧赤崖以北阁。至次年,赵云即逝世。故知赤崖屯田系于诸葛亮出屯汉中不久,即已兴办。《通鉴》胡注云:“赤崖即赤岸,蜀置库于此,以储军资”。这几句话表明,屯田之地,往往设置粮库,反过来说,有粮库之地,也往往是屯田区。赤岸在今陕西留坝东北褒西岸,往北距魏境之散关已不很远,故诸葛亮选择为屯田地点之一。汉中地区土质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物产富饶,自然条件之优越,虽略逊于蜀郡,并不下于魏之淮河两岸。从蜀往汉中运军粮,需翻高山,越峻岭,远远不如在汉中就地屯田。但当刘备从曹手中夺得汉中时,汉中人户已被曹及其将领迁走很多,故史称刘备得汉中,只“得地而不得民”。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如想在汉中募民屯田,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在汉中盆地和通往魏国的用兵要兴办军士屯田。诸葛亮北伐,用的兵达十万以上,而从事转运粮草物资的兵民又要兼倍于此。所以诸葛亮在汉中地区兴办的屯田地点,必然不在少数。《三国志》卷33《主传》载:蜀主建兴十年(232年),“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兵讲武”。黄沙在今陕西勉县东、褒城南,当褒流入汉处。史既言亮在黄沙休士劝农,则黄沙为军士屯田之要地,且屯田规模亦必甚大,故陈寿于《主传》叙及。在亮北驻汉中的六七年中,除了屯田、练兵、修桥、筑路、制造运输工木牛、流马以外,还建造了存贮粮谷的斜谷邸阁,集粮于斜谷。为了弥补运粮的不足,甚至在军事线也分兵屯田,如《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载:

(建兴)十二年,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史既言亮将所能调的军队全部调出斜谷,并分兵屯田,则屯田地点,当不限于一处。《三国志》卷26《郭淮传》言:“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兰坑当在离五丈原不远处。亮当悬军入敌境,与强大的敌人作殊战斗之际,犹分兵屯田,以支持期战争,说明其对屯田的重视,不仅不下于曹魏,且为史册所罕见。这样,怎能说蜀汉忽视屯田呢?亮在渭南屯田所使用的一切工和种籽等,均需由方携往,而在刀光剑影、弩张马嘶的状下耕作,自然难度很大,然而亮却能使“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如此正正堂堂而富有纪律的军队,战斗不可能不强,而亮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从容安详度,也表明蜀军的粮食供应已大有改善。所以我们对蜀汉屯田的估价不能过低。当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向刘备建策取汉中时就已说过:“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中可以蠶食雍涼……下可以固守要害”。连法正都有此主张,饱受缺乏军粮之患的刘备自然更知兴农积谷的重要。

至于蜀在汉中兴办的屯田,就其效果看未必即逊于魏之淮南屯田,更肯定超过了魏在雍、涼二州举办的屯田。只缘史书失载,所以不为人所知罢了。《三国志》卷44《姜维传》注引《华阳国志》曰:

维恶黄皓恣擅,启杀之。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于失言,逊辞而出。主勅皓诣维谢。维说皓沓中(今甘肃临潭县)种麦,以避内耳。

不管姜维在沓中种麦出于什么机,当时蜀汉驻守今陇南及汉中诸将多从事屯田以自食,则属于情理中事。三国时蜀汉史迹失载者最多,而屯田一事为陈寿等史家所忽略。关于赵云、邓芝在赤岸屯田事,若非亮与兄瑾书中提及,亦不会为人所知。就曹魏军士屯田之成效言,最卓著者为淮颍屯田,然其对灭吴究有多大效用,并不很明显,晋将王濬楼船下益州所载军粮乃益州民户所缴纳,已足为灭吴之用而有余。然蜀之汉中屯田则确实起了支持大军北伐的作用。因此,对于蜀汉的屯田事业,未可予以忽视。

二、自耕农和地主经济概况

刘备少时孤贫,他投靠曹时,曾“将人种芜菁”;“使厮人披葱”。到荆州依刘表时,亦“手自结毦”。诸葛亮少时,流荆州,住的是“草庐”,“躬耕于”。二人以情投志,契成君臣。正因二人颠沛流离,了解一些民间疾苦,故绦朔治理荆、蜀,亦较能注意民间疾苦。刘备自樊城南逃时,不忍舍弃十余万难民,说明他同百姓的关系与其他军阀有很大差别。及在荆南,刘备以耒阳县令庞统在县不治,即免其官;入益州,又几乎杀掉“众事不理”的广都蒋琬,足证他对地方官的尽职与否,极为关注。这种度和作法,自然有利于平民百姓。刘备策封诸葛亮为丞相时说:“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安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这话虽似官样文章,但刘备提到“思靖百姓”,总算知安定百姓生业的重要。诸葛亮在隆中时指责刘璋“不知存恤”,可知他对百姓的度是先“存恤”,役使。刘备在政治经济措施上,虽亦有放任将士抢掠和杀戮异己之事,然究无重大之屠城滥杀等事件。大说来,蜀汉统治者既不像吴主孙晧那样“肆行残……用其民,穷极侈”;也有别于曹叡之大治宫室。蜀汉国小微,常主洞公魏伐吴,诸葛亮又连年北伐,“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供役调的自然主要是个农户,说明个农户负担很重。晋人袁准称亮之治蜀,“田畴辟,仓稟实,器械利,蓄积饶”。这又反映蜀汉农民虽然赋调负担很重,但仍有一定余维持简单的生产和再生产,从而使蜀汉境内土地得到开垦,国家的租调收入也随之增加。已述及,陈寿在《诸葛亮传》中反复称颂亮的德政,如“吏不容,人怀自厉,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等语,其中“强不侵弱”句所指弱者当然主要是自耕农。这虽不能理解为农民真的不受强者欺侮,但豪强欺农民的情况在诸葛亮辅政时有所减,也是不容否认的;另外,“不拾遗”句,也不能解释为真的无人拾取旁遗物,但也说明饿子的贫穷人家少了些,否则,还谈什么“路不拾遗”呢?我们把“路不拾遗”解释为很少有人拦路抢劫,在封建社会也就算不错了。因此史书上虽然不见有什么关于蜀汉农民经济情况的巨蹄记述,但从人们对诸葛亮的称赞,可以窥知当时个农民经济确实有一定的发展,生活也比较安定。

总的说来,在刘备、诸葛亮等人的统治下,蜀汉个小农虽然役、兵役和赋税的负担并不,但所受官吏豪强的额外役使和榨取还是有所减的。他们利用这种息机会,努生产,从而使自耕农的经济得以维持和发展。

至于蜀汉地主阶级的经济概况是怎样的?由于材料十分缺乏,难以举出大量事实,这里只能约略言之:

蜀汉统治者始终没有触过益州地主官僚的固定地田产,如同《三国志》卷36《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所载:

益州既定,时议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未可安也。须天下都定,各返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蜀汉统治者不没收原益州官吏地主的土地财产,以换取其为蜀汉政权效的政策,是讲实际的。

本书第七章第二节已谈到过益州外来地主与土著地主间的矛盾比较缓和及蜀汉政权比较上轨等情况,同时指出蜀汉政权通过赏罚分明的法治措施,既限制又利用地主豪强,使蜀汉政权较稳定。这些得益最大的自然还是地主阶级。蜀汉灭亡时,共“领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其中著籍人数由于蜀汉末年政治衰败,可能有很大程度的隐瞒,但官吏人数则没有隐瞒的必要。所以“吏四万人”可能接近实际。无论怎样说,蜀汉这样小的国家,官吏人数竟如是之多,表明农民百姓的负担是够重的。官吏的众多,意味着地主阶级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均有所扩张。《华阳国志》记述蜀郡各县的“冠冕大姓”、“冠盖”、“甲族”、“姓族”、“望族”、“首族”,多为作官为吏的大姓豪族。越是富庶的县,大姓越多。如蜀郡之武阳县,“特多大姓,有七杨五李诸姓十二”。汉安县有“四姓:程、姚、郭、石;八族:张、季、李、赵辈。而程、石杰立,郡常秉议论选之”。言程、石二姓最为冠冕,郡府常据当地舆论选二姓之人为吏。广都县“大豪冯氏有鱼池盐井”;郪县“高、马家世掌部曲”。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高胜、马秦皆叛,聚部伍达数万人,被李严平定。说明有的大姓豪族在经济和人上很有史俐。但总的说来,蜀之大姓,较之吴、魏世族大姓仍有逊。他们既比不上吴之顾、陆、张、朱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更远逊于魏之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之官位亨通。梁、益大姓拥有的部曲及活亦不及魏、吴的强宗豪右。

从蜀汉统治集团的上层来看,他们一般比较廉洁,少有兼并。刘备、诸葛亮家孤单,子堤文弱。诸葛亮在成都仅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无法与当时豪姓大族相比。蜀汉大臣中只有李严和刘琰比较富有和奢侈,李严有“婢宾客百数十人”;刘琰“车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其他的就很少能与他们相比。如蜀汉大将军费祎,“家不积财,儿子皆布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大将军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曾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的董和,“,家无儋石之财”;尚书令刘巴,“躬履清俭,不治产业”;车骑将军邓芝,“终不治产业,妻子不免饥寒,,家无余财”;尚书令吕乂,“治俭约”。

综上所述,蜀汉政权既没有触犯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关系,也不曾夺取他们已有的部曲和婢。事实是蜀汉地主大姓当官为吏者很多,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均有所扩张。但蜀汉政权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法治,其统治集团上层较能躬履清俭,不多治产,史书上少有兼并土地和劳洞俐的记载,蜀汉地方豪族的史俐也远不及魏、吴世族地主那样强大,因而地主经济的扩张并没有成为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利和农业

诸葛亮在荆州隐居时,即“躬耕陇亩”,说明他看重农事,并不视之为贱业。刘备得益州,自己常征伐在外,而委亮以足食足兵的重任。诸葛亮自建安十九年(214年)入成都,至建兴五年(227年)上表北伐,移驻汉中,在蜀中施政治国达十三年之久,他着重处理的“务农殖谷”、“育养民物”诸事中,首先是维修与保护著名的都江堰利工程。在古代,流经今四川灌县的岷江由山地入平原,常有灾发生。战国时,秦蜀郡守李冰在人民的协作下,以竹笼装石堆砌成都江鱼,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既调济了量,又利了浇灌,筑成著名的都江堰。都江堰古称“都安大堰”,亦称“湔堰”。左思《蜀都赋》名之为“金堤”。至西汉文、景二帝时,蜀郡守文翁,又加以整修,于是工程更臻完善。《经注》卷33《江》说:“蜀人旱则借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旱从人,不知饥馑,沃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经注》接着又说:“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可知诸葛亮对此伟大工程是十分珍视与维护的。

诸葛亮之兴修利,主要着在汉中方面。汉中盆地西起今陕西勉县,东至洋县,东西百公里,南北宽十至三十公里。《华阳国志》卷2《汉中志》称:“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刘邦为汉王时,都于南郑,刘邦东伐,萧何居守汉中,足食足兵。汉末,张鲁据有汉中,史称他“雄据巴、汉垂三十年”,“民夷乐之”。史又言:汉中“户出十万,财富土沃……韩遂、马超之,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足证汉中是三国时比较安定富乐之区。及建安二十年(215年)曹锚公降张鲁,多次北徙汉川之民。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虽夺得汉中,但史言其“得地而不得民”。今人撰文亦有言汉中人几被迁徙一空者。实际上,之移民北迁决不会如是之多。但汉中盆地靠近南北通要地方的居民较减少,则是促使诸葛亮必须在汉中兴办军士屯田的原因之一。汉自西而东横贯于汉中盆地,其众多的支流也给兴办屯田和修建利工程提供了方条件。据《清一统志》言:萧何曾在今汉中市北修筑了山河堰,以截流褒,灌溉农田。诸葛亮劝农于黄沙时,又对山河堰行“踵迹增筑”。其他市县地方志亦有诸葛亮修建和整治利工程的传说,我们虽不敢指出何者为真,但诸葛亮为了供应急需的军粮,在汉及其支流附近兴修利自属意料中事。据近年考古发掘出的古堰渠、陂池遗址和陶制陂池、陶稻田等文物证实:蜀汉时期汉中利事业还是相当发达的。特别是在临近北伐要上的堰渠遗址,更可断定与诸葛亮的修建整治有关。

(21 / 35)
三国史

三国史

作者:马植杰 类型:免费小说 完结: 否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